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玲 杨玉玲 黄玉玲 王朝梁[2] 杨志连 田迎秋 LI Ling;YANG Yu-ling;HUANG Yu-ling;WANG Chao-liang;YANG Zhi-lian;TIAN Ying-qiu(Wenshan Academy of Agrjcultural Sciences,Wenshan 663000,China;College of Notoginseng Medicine and Pharmacy,Wenshan University,Wenshan 663000,China;Wenshan Yanghe Xu Chinese Medicinal Planting Co.,Ltd.,Wenshan 663000,China)
机构地区:[1]文山州农业科学院药物生物技术研究所,云南文山663000 [2]文山学院三七医药学院,云南文山663000 [3]文山阳禾旭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云南文山663000
出 处:《中成药》2021年第6期1548-1554,共7页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摘 要:目的分析2种类型滇黄精生药学指标和化学成分动态。方法采集4年生的2种类型滇黄精在不同月份的块茎,测定折干率、总灰分、浸出物、黄精多糖、总皂苷、总黄酮、酚类含量,计算4种成分在不同月份的积累量,并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生药学指标方面,M型折干率最高值在5月,达到52.22%,而L型在4月,达到25.11%;在总灰分、浸出物2项指标中,2种类型滇黄精变化趋势差异不大;化学成分方面,M型多糖含量的高值在1、4、9、11月均有分布,L型只在4~5、11月分布;其他指标除皂苷最高值相同(均为11月)外,总黄酮、酚类及主成分因子得分的动态变化趋势与极值有所差异。结论基于折干率、生育期、多糖和主成分得分的动态变化与最高值,应以M型滇黄精作为种植推广的首选并以此选育新品种,而L型作为品种改良的潜在资源应加以保护和收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0.25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