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夏银平 冯婉玲 XIA Yinping;FENG Wanlin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20-25,共6页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列宁对俄国民粹主义批判及其当代启示研究”(18BKS007)。
摘 要:第二国际时期,伯恩施坦全面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经济学和政治理论,进而否定无产阶级革命道路,主张"和平长入社会主义";考茨基对"和平过渡论"既批评又调和,主张通过"议会道路"进行"渐进的彻底的社会变革";列宁全面深入地批判了改良主义,论证了无产阶级在帝国主义时期应抓住革命时机,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伯恩施坦、考茨基和列宁关于革命与改良问题的争论留下了丰富的理论遗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