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2]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
出 处:《自贸港法坛》2021年第1期25-30,共6页Judicial Forum of Hainan High people’s court
摘 要:二审改判、发回重审即为审判监督的重要方式与重要成果,2019年全国法院审结二审案件168.1万件,其中发改案件达28.76万件。文章阐述了二审发改的权力属性与发改成果的特点,指出二审改判、发回重审兼具审判权与审判监督权的双重权力属性,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成果的丰富性与运用的双向性,不仅是一审案件质量的“信号灯”,亦可为二审监督成效及裁判质量的“观察哨”。故而,发改成果的运用逻辑应当是上下贯通、闭环运用,实现对上下级裁判权的双向规制,提升监督成效、统一裁判标准。目前发改及其成果运用存在不同主体不同时间发改率具有显著差异性、发改结果缺乏较高认可度、发改成果反馈存在严重滞后性、发改成果运用具有局限性等困境,影响了发改监督及其成果运用的及时性、权威性、双向性、系统性,难以实现预期制度价值。而少数裁判主体决策失范、多元主体认识失当、制度供给失衡、激励约束失位等多重因素交织,造成了上述困境。对此,应从提升发改信息成果流通的双向性及时性、促进微观个案监督向宏观类案监督升级深化、增强发改成果运用的针对性威慑力三方面提出了发改成果的闭环运用与双向规制的路径,并提出了完善制度的建议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4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