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灿[1]
机构地区:[1]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安顺市分校,贵州安顺561000
出 处:《法制博览》2021年第16期60-61,共2页Legality Vision
摘 要:随着科技信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支持。其在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个人信息暴露的风险,而一些利用个人信息进行的违法犯罪也成了信息化时代的一种新型犯罪手段。在不断对犯罪行为进行曝光的过程中,人们也开始意识到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除了日常所用到的保护手段之外,还需要借助法律手段来增加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在新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称《民法典》)中,针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条例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说明,也对相关的违法犯罪活动制定了更加清晰的民事责任条例。文章将针对社交媒体时代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进行阐述和讨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