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花凤春 HUA Feng-chun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出 处:《文化软实力》2021年第2期69-77,共9页Cultural Soft Power
基 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重大规划项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18XNLG05);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苏联解体的教训与反思”(20@ZH01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提出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孕育并生长着“新社会因素”。“新社会因素”作为论证“两个必然”的理论硬核,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始终。马克思恩格斯的“新社会因素”有不同的用语表达;在具体表现形式上,综合体现为资本主义社会内部革命性、否定性和扬弃性因素;在具体实践形式上,要求发挥无产阶级暴力革命作用,依托现实社会生产的革命力量,利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自我反噬力量,并要求根据具体形式提出具体的实现方式。此外,还进一步明确了马克思恩格斯语境下的“新社会因素”内涵丰富具有多重语义,并不完全等同于“社会主义因素”,但其发展趋势必然是指向实现社会主义的。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