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赖勇基 陈向辉[1] LAI Yong-ji;CHEN Xiang-hui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广州510630
出 处:《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21年第3期370-373,共4页South China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摘 要:流行病学证据显示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在清晨达到高峰,表现为昼夜节律性,可能是由内部节律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急性心肌梗死作为危重症之一,其产生的不良预后给患者及家属带来重大的生活负担。昼夜节律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目前仍有争议,两者关系的探讨有利于揭露昼夜节律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影响的重要性,同时可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改善其不良预后。因此,本文从生物钟系统和节律性调节因素两个方面尝试阐明昼夜节律参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机制,另外探讨昼夜节律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以期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防治提供一个新的策略。
关 键 词:心肌梗死 昼夜节律 生物钟系统 节律性调节 预后 时间治疗学
分 类 号:R542.22[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