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风正 Wu Fengzheng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外国文学评论》2021年第2期170-191,共22页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苏格兰启蒙时代文学研究”(18BWW049);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沃尔特·司各特小说《威弗利》中的英苏关系一直为学界所关注,但以往研究主要聚焦于不列颠内部的政治分歧,忽略了苏格兰高地与低地间的文化隔阂。本文从文化视角切入,剖析司各特处理民族战争宏大叙事时采取的回避策略,认为小说阐发的不列颠内部分歧与启蒙学者的"臆断史观"不谋而合。面对苏格兰启蒙时代政治、文化的分裂和传统、语言的衰微,司各特选择拥抱启蒙学者提出的社会分期理论。事实上,司各特希冀捍卫不列颠政权合法性的政治信念与维护苏格兰文化独立性的文学理念并不冲突,故此,高地书写成为其苏格兰叙事的最佳载体。通过呈现高地的历史和文化记忆,司各特在文本中将苏格兰审美化,并从文化维度对苏格兰民族进行了阐释和重塑,再现了那个"已经逝去的苏格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9.24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