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对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营养状况及长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何妮娜[1] 冯霞 刘冬梅[1] 赵城华 许倩倩[1] 张盼 冯亚南 胡雪艳 时丽媛[1] 

机构地区:[1]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河北保定072750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湖北武汉430022

出  处:《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年第18期2026-2030,共5页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基  金:保定市科技计划项目(18ZF008)。

摘  要:目的观察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对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营养状况和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2月—2019年11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124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持续性的鼻腔留置胃管管饲,研究组采用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分别于入院24 h内(干预前)和干预1周、3周、6周后,观察2组患者吞咽功能、营养状况[体质指数(BMI)、上臂肌围(MAMC)、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统计干预6周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干预1个月、3个月、6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分);记录2组患者整个干预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胃管托管率及依从性。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吞咽障碍程度明显改善(P均<0.05),且研究组各时间点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1周后,2组患者BMI、MAMC、PA、ALB均无明显变化;干预3周、6周后,2组患者BMI、MAMC、PA、ALB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6周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62/62),对照组为83.87%(52/62),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3个月、6个月后,2组患者ADL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各时间点变化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过程中,研究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胃管脱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有利于改善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和营养状况,并发症更少,脱管率低,治疗依从性高,且长期预后及生活质量好。

关 键 词:脑卒中 吞咽障碍 营养状态 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 长期预后 

分 类 号:R473.5[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