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求法运动的黄金通道——梁启超汤用彤研究之比较  

The Golden Route for Dharma-Seeking-Westward-Movement:A Comparative Study on Liang Qi-chao and Tang Yong-tong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麻天祥[1] Ma Tian-xiang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出  处:《五台山研究》2021年第2期3-10,共8页Mt Wutai Researches

基  金: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国现代宗教学术史研究”(14JZD034)。

摘  要:佛教传入中国,无论东来还是西去,通常认为,其交通以陆路为主,即连接西域,或者欧亚非三大洲的黄金通道——丝绸之路,也就是现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自汉而后,以学问欲为驱动,且信仰坚定的中国僧人,舍身忘我,西渡流沙,前仆后继,掀起了长达一千多年,贯穿汉、唐、宋、元、明历代的求法运动。梁启超、汤用彤先生对此路的通阻、消长均予以详细的考证。瓜州无疑是这一通道上的重镇。梁启超偏重海路,有"佛教之来,非由陆而由海,其最初根据地,不在京洛而在江淮"之说;汤用彤则以陆路为中外交通的重要通道,并指出:"因西域各国兴灭异乎前朝,故西行路线亦遂变更。"汤氏说有五,梁氏说有六。二氏之说虽不尽相同,但陆路、海路揭示了西行求法运动的历史真相,并与当今"一带一路"的思想高度吻合。其间,一千多年来,或"吐蕃强大,阻隔交通",或"中国内乱,民力凋敝",或"国乱相寻,西域道梗",西行之路,通塞改易,不绝如缕,明清以下,乃至20世纪,这条通向西方的黄金通道,终成绝响。考察其历史及其政治、经济、宗教诸多因素,有助于"一带一路"倡议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关 键 词:西行求法 学问欲 一带一路 梁启超 汤用彤 

分 类 号:B949[哲学宗教—宗教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