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国实用医药》2021年第17期115-117,共3页China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成分输血对严重创伤输血患者凝血功能、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92例严重创伤患者,根据输注血液制品中血浆(FP)与红细胞(RBC)的比例(P∶R)分为A组(P∶R=1∶1,47例)、B组(P∶R=1∶2,45例)。回顾性分析两组血液制品的输注量,对比输注前和输血24 h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对比两组T细胞亚群CD4^(+)、CD4^(+)/CD8^(+)等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并对比ICU留观时间和术后28 d存活率。结果A组的住院期间血液制品的输注总量为(19.68±2.43)U,低于B组的(23.15±3.05)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24 h后的APTT、PT及INR水平均高于本组输血前,且B组的APTT、PT及INR水平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24 h后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本组输血前,且B组CD3^(+)、CD4^(+)、CD4^(+)/CD8^(+)水平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留观时间和术后28 d存活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创伤输血患者中,应用1∶1的高比例成分输血,能减少对机体凝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还有助降低血制品输注总量,但对患者预后影响不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