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爱楼 荆玉梅 LIU Ai-lou;JING Yu-mei
机构地区:[1]湖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湖北黄石435002
出 处:《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116-124,共9页Journal of Hu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9年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数据挖掘的大学生自杀风险预警与干预决策辅助体系的构建研究”(No.19YJCZH101);2019年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基于数据挖掘的大学生自杀风险预警与精准干预的追踪研究”(No.19Q109);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湖北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素养及服务体系构建研究(No.2019GA040)”。
摘 要: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检验创伤后成长心理干预的有效性,从而为制定最优的心理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方法:运用Stata15.0对纳入的14篇外文文献、1096名被试者通过设置创伤类型、干预内容、形式、时间、频率、周期、样本数量、研究质量等8个潜在调节变量进行亚组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整体效应量、异质性与发表偏倚检验。结果:(1)心理干预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到达中等效应量且具有统计学意义(d=0.58,P<0.05);(2)亚组分析显示,创伤类型中意外事故、自然灾害(0.537,0.269~0.805)相关程度高于疾病(0.494,0.355~0.632);干预内容相关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基于认知的干预、动机应对策略干预、正念干预;干预形式中在线或电话干预(0.602,0.433~0.771)高于面对面干预(0.392,0.213~0.571);按干预时间、频率、周期、样本数量分组,4周以下、2次/周、60min/次、40-80人,对心理干预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程度更高。结论:(1)心理干预可以促进创伤后成长;(2)认知干预促进创伤后成长的效果最佳,意外伤害组干预效果优于疾病组;(3)样本数量40-80人的中等规模,每周干预2次,每次60分钟效果最优;(4)相比于其他干预周期,4周的短期干预效果最明显。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