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指数对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影响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国 林赟 张庆武[1] 罗元烨 

机构地区:[1]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515031

出  处:《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年第15期163-165,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基  金:汕头市科技局项目(编号190911125268952)。

摘  要: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对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DS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影响。方法选取汕头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6例,按照北美肥胖研究学会关于BMI的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消瘦(A组19例):BMI<18.5 kg/m^(2);正常(B组31例):18.5~24.9 kg/m^(2);超重(C组21例):25.0~27.9 kg/m^(2);肥胖(D组15例):≥28.0 kg/m^(2)。4组患者均接受DSCTA检查,评估图像质量、感兴趣区域[右冠状动脉(RCA)、后降支(PDA)、左主干(LM)、左前降支(LAD)及左回旋支(LCA)]的CT值;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为金标准,评估不同BMI对DSCTA诊断效能的影响。结果A组、B组图像质量优于C组及D组;C组图像质量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冠状动脉血管RCA、PDA、LM、LAD及LCA节段CT值高于D组,A组冠状动脉血管PDA节段CT值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CAG诊断结果为金标准,A组、B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高于C组及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诊断特异度及准确度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相关变量的前提下,BMI<25.0 kg/m^(2)的冠心病患者经DSCTA检查后图像质量高,可满足诊断需求;BMI≥25.0 kg/m^(2)的冠心病患者,DSCTA图像质量不足以满足诊断需求。

关 键 词:冠心病 体质指数 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狭窄 图像质量 

分 类 号:R541.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