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斌[1] Li Bin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
出 处:《现代中文学刊》2021年第3期20-27,共8页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摘 要:《女神》浓缩了资本主义从上升时期到比较发达时期知识界的各种情绪,也凝聚着半殖民地知识分子的观感和寻找出路的殷切,存在多副面孔,其中较重要的是"世纪末世界文学"的一面。"世纪末世界文学"由"世界文学"和"世纪末文学"两个概念组合生成,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泛流行于资本主义世界的表现知识分子烦闷、悲观、厌倦、颓废和挣扎的文学。现代学术生产体制的规训、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流动性体验、"爱国伦理"的复杂性等像一张网络笼罩着《女神》的抒情主人公,他因此向往自然、死亡,歌颂精神病患者,表现出厌倦和挣扎。这些书写表现了后来郭沫若乃至创造社成员集体左转的心理基础,代表了当时部分中国精英知识分子对中国朝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质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