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钟志辉 Zhong Zhihui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研究》2021年第6期51-60,共10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盛唐文人的仕进与文学关系研究”(批准号:413000074)成果。
摘 要:唐前期,乡贡与生徒的地位发生过嬗替。在开元初年以前,选择乡贡的士人数量已然超过生徒。开元中期,乡贡及第人数增长,时人观念中乡贡的地位逐渐提升。到天宝年间,乡贡彻底取代生徒成为士人求仕的普遍选择。大量乡贡举人到异地取解,同时,为准备科举考试,他们追随文士到异地求学,这促进了士子漫游。州县基层文官在乡贡举人取解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他们也是士人干谒的对象。乡贡大行促进了私学教育的变化,以文学为主的私人教育渐盛,元德秀、萧颖士等人的文学教育影响了门人的科举、创作、观念等。王昌龄《诗格》是乡贡促进私学发展背景下的产物,他以《文选》为范本讲解诗学,代表着诗格著作与《文选》传播的新变化。因乡贡大行而引发的漫游、私学与《文选》传播等现象,构成唐前期文学发展的重要背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7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