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陷末期“人情味电影”的叙事创获及其成因初探  被引量:5

On the Narrative Creations and the Causes of “Films of Humanity” in the Late Occupation Period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宫浩宇[1] Gong Haoyu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研究》2021年第6期101-111,共11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日本所藏抗战时期中国电影史料的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7BC041)成果。

摘  要:问世于沦陷末期的"人情味电影",统合了上海沦陷区日益匮乏的创作资源,包括被强加的异质文化,在"传奇化叙事"这一极为强势、稳固的电影传统之外另辟蹊径,且不乏创获。它通过聚焦小家庭、颠覆"新女性"形象等路径改造家庭伦理片;再藉由限制叙事空间、模糊叙事基调、诗化电影语言等手段探索"内向化叙事",实现了国产电影叙事边界的扩张、叙事意蕴的升华乃至叙事理念的更新。"人情味电影"不仅隐然开启了抗战胜利后颇具现代主义气息的"人文电影"之滥觞,其内在旨趣更是绵延不绝,至今不乏余响。因此,"人情味电影"理应被视为中国电影史上不可轻忽的具有转换轨辙、开启新风意义的一环。

关 键 词:中国电影史 国产电影 叙事基调 电影传统 人文电影 异质文化 内向化 抗战胜利后 

分 类 号:J909.2[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