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德宏[1,2]
机构地区:[1]工人日报社 [2]东北师大文学院
出 处:《中国记者》2021年第6期55-59,共5页Chinese Journalist
摘 要:为什么优秀的新闻作品总能打动人?为什么有的新闻作品能够成为经典长久流传?为什么一些“重大报道”花了很大的力气传播效果却并不理想?这背后的深层机理、学理是什么?这与传播主体、接受主体和报道文本对“美”的认识以及如何“审美”有关——那些实现了“审美传播”的报道,就能“打动人”,就可能成为经典而长久流传。反之,传播效果可能就比较差——所以,新闻必须实现审美传播。进一步从新闻学“深层机理”的角度来讨论,这就是“新闻美学”的问题,新闻美学是从新闻学、传播学与美学、哲学交叉处生长出来的一门科学。在当下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讨论新闻美学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