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Q波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f early Qwave on the prognosi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琦磊 苏鹏宇 ZHAO Qilei;SU Pengyu

机构地区:[1]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河北唐山063000

出  处:《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年第4期330-333,336,共5页Journal of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ealth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H2020209160)。

摘  要: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诊断与治疗在不断发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及其他再灌注治疗广泛应用于AMI患者,但再灌注后患者的预后却不尽相同,有研究发现,病理性Q波出现的早晚与AMI预后显著相关。根据出现时间的早晚可将病理性Q波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虽然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对早发型和晚发型Q波尚未有明确定义,但普遍以AMI患者发病时间小于12小时出现的Q波作为早发Q波,其余为晚发Q波[1]。有研究显示,Q波在AMI的发生率约为70%~80%,其中早发Q波的发生率仅为36.9%[2]。故主要阐述近年来早发Q波与AMI预后的研究进展。

关 键 词:病理性Q波 急性心肌梗死 预后 

分 类 号:R543.3[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