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月圆
机构地区:[1]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129
出 处:《科教导刊(电子版)》2021年第14期10-12,共3页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Electronic Edition)
摘 要: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关涉一个国家公民道德水平的高低,而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内在生成是关键。社会公德动力机制、社会公德心理机制和社会公德能力机制这三个方面协同作用构成了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内在生成机制。这一生成机制是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内在养成与顺利实施的根本保证,并且需要遵循大学生心理活动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规律。在此过程中,要达到意识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切实做到让社会公德意识烙印在大学生脑海中,并使其将社会公德意识灵活运用于社会生活与公共交往当中去。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