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铁矿成矿背景与富铁矿成矿机制  被引量:48

Geological settings and metallogenesis of high-grade iron deposits in Chin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招崇[1] 李厚民[2] 李建威[3] 宋谢炎[4] 胡浩[3] 李立兴[2] 柴凤梅[5] 侯通[1] 许德如 Zhang Z;Li H;Li J;Song X;Hu H;Li L;Chai F;Hou T;Xu D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3]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4]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 [5]新疆大学新疆中亚造山带大陆动力学与成矿预测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49 [6]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13 [7]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1年第6期827-852,共26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2CB416800)资助。

摘  要:我国的富铁矿主要类型包括矽卡岩型、沉积变质型、火山岩型(细分为陆相火山岩型和海相火山岩型)和岩浆型铁矿床.本文通过对不同类型铁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的研究,发现沉积变质型铁矿的形成主要受控于大气圈的氧浓度,而其他类型铁矿床的形成均受控于特殊的地质构造环境和深部地质过程.高温高压实验和熔融包裹体研究表明,高温岩浆可以发生液态不混溶形成富铁岩浆,但难以形成纯的磁铁矿矿浆,在富水、高氧逸度条件下可以发生不混溶形成铁磷岩浆;富铁矿是贫矿经去硅富铁、去杂富铁、铁质活化再富集等多期次-多阶段复合叠加改造的结果.按照时间演化可分为不同期次叠加改造型和不同阶段叠加复合型,前者是沉积变质型富铁矿,后者则是与岩浆-热液有关的富铁矿(矽卡岩型、火山岩型和岩浆型).

关 键 词:富铁矿 形成机制 铁矿浆 不混溶 富铁流体 

分 类 号:P618.31[天文地球—矿床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