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霄[1] Zhang Xiao
出 处:《哲学研究》2021年第5期62-71,共10页Philosophical Research
摘 要:“事实-价值”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造成的对立至今未得到妥善解决。对这一问题的理解需要借助马克思的辩证法。这一辩证法把事实和作为事实应然状态的价值理解为同一历史过程的不同环节,把事实和事实某种应然状态的对立理解为历史活动的内在动力,最终在特定的社会理论中理解这些环节和动力的历史变化和发展。这一辩证法的初步形成经历了两个环节,分别是“理论的人道主义”和“实践的人道主义”。前者通过对宗教神学的批判确立了“人的价值”。后者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把这一价值带入了“国民经济学事实”。两者虽是马克思在早期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使用的过渡概念,但向我们展现了伦理学与政治哲学进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方式。这对理解历史唯物主义与规范性理论的当代关系来说至关重要。
关 键 词:“事实-价值”关系 马克思的伦理学 辩证法 社会生产劳动
分 类 号:B0-0[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