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进喜[1] 贾海忠 马淑然 于智敏[6] 赵勇[2] 刘宁[3] 庞博[7] 董菲[8] 赵予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100700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血管内科,100700 [3]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100700 [4]慈方中医馆 [5]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6]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病因病机研究室 [7]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国际医疗部 [8]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风湿科 [9]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出 处:《环球中医药》2021年第7期1239-1242,共4页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燥邪致病理论是中医病因学中的重要内容。早在《内经》就有关于"燥"的论述,其后通过历代医家对燥邪致病的理论又有发挥。燥邪性质早有阴阳之辨,又宜结合现代病因辨析燥证。燥性干涸,多损津液,易伤于肺,为病多端。临床诊治要深入理解燥邪性质及致病特点,辨析内燥外燥之别,审因论治,调节水液输布,结合脏腑、经络,把握临床治燥之法。针对临床疑难杂症,明辨病机从燥论治有助于提高多种燥邪相关疾病的中医临床疗效。
分 类 号:R249[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