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柏文婕[1] 石清兰[2] 陈月桥[2] 陈晓丽[1] 毛德文(指导)
机构地区:[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200 [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23 [3]不详
出 处:《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47-50,共4页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广西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桂中医药办发〔2019〕36号)。
摘 要:中医治法丰富,《黄帝内经》中提出“开鬼门、洁净府”,用汗、下等治法治疗水肿;汉代医家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运用了汗、下、和、温等法治疗伤寒及各种杂病,如麻黄汤、承气汤、小柴胡汤及理中汤等代表方剂的应用;金代医家张从正主张治病“攻邪”为主,在《儒门事亲》一书中详述了汗吐下三法的学术观点及其临床应用。清代医家程钟龄在前人基础上,于《医学心悟》中提出“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对不同时期各个医家主张的不同治法进行了总结,正式提出了中医八法。毛德文教授认为肝病的发生发展,与肝脾肾的气血阴阳失调、水湿、痰饮、瘀血、毒浊胶着有关,将中医八法应用于肝病的治疗,着眼于调整肝脾肾的气血阴阳失调,使水湿、痰饮、瘀血、毒浊等有形或无形得以消散,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机能,以平为期。
分 类 号:R256.4[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