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燕玲[1]
机构地区:[1]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广西南宁530003
出 处:《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97-100,共4页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毛刺法是一种独特的皮部刺法,属“十二刺法”之一[1]。《灵枢·官针》记载:“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其特点是多针浅刺,即用短细的毫针快速浅刺皮部。皮部位于人体体表最外层,是十二经脉气血布散于体表的部位,人体体表通过孙脉、络脉、经脉系统与脏腑相连,构成皮部-经脉-脏腑有机整体。十二皮部以十二经脉为纲,与经络、脏腑、气血密不可分,故通过毛刺皮部,开发腠理、宣泄浅表之邪,可治疗表证、新病甚至脏腑病证等。研究证明,毛刺法通过毫针浅刺作用于皮部,激发经络系统,不仅可以治疗部位较浅的疾病,而且还可以调节脏腑功能,平衡阴阳,预防因针刺过深而加重疾病进一步发展[2]。毛刺法发展至今,因具有祛邪扶正、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气血、缩短病程等特殊作用,在治疗带状疱疹、面肌痉挛、股外侧神经炎、雀斑、痤疮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疗效,现笔者将毛刺法近年来的临床应用概况综述如下。
分 类 号:R246[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4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