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春雪 翟建华[1] 高玉雷[2] 高伟[1] 柴艳芬[1] Wang Chunxue;Zhai Jianhua;Gao Yulei;Gao Wei;Chai Yanfen(Depart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Airpor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General Hospital,Tianjin 300308,China;Depart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General Hospital,Tianjin 300052,China)
机构地区:[1]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急诊医学科,300308 [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医学科,300052
出 处:《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21年第1期80-86,共7页Chinese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摘 要:急性肾损伤(AKI)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导致较高的死亡率。目前无法从常见的临床危险因素中可靠地预测AKI的发展风险和严重程度。AKI可能的遗传易感性或某种遗传背景对AKI患者预后的影响仍有待阐明。因此早期诊断至关重要,AKI的临床诊断目前依赖于反应肾功能的指标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和尿量,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寻找新的肾功能不全或损伤的生物标志物以促进AKI的早期准确诊断,识别具有AKI风险的患者,并实施预防性策略和(或)积极性干预迫在眉睫。理想的AKI生物标志物应该有助于确定肾脏的损伤程度和功能变化,并有助于充分管理AKI并在必要时启动肾脏替代治疗(RRT)。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6.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