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袁一丹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中国文学年鉴》2020年第1期1016-1018,共3页ALMANAC OF CHINESE LITERATURE
摘 要:关于文学革命发生史,最有意识的建构者无疑是胡适。其深知掌握了前史,无异于掌握了文学革命的叙事权。因前史已暗中设置了正史的起点、主角及情节走向。与其说前史是正史的引子,不如说正史是前史的影子。1935年胡适为《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撰写导言,将其留美时期的自叙传《逼上梁山》收人集中,命名为“历史的引子”,完成了他对文学革命发生史的个人建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