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新云[1] 安维维 谈礼武[1] 阳维德[1] 郑萍[1]
机构地区:[1]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心血管内科,广西桂林541002
出 处:《中华高血压杂志》2021年第6期582-585,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摘 要:目的检测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G蛋白耦联受体激酶2(GRK2)和可溶性ST2(sST2)表达水平,分析其对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9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心内科诊治的年龄>80岁的高龄AMI患者246例,获取患者入院时基线资料、心功能状态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运动积分、脑利尿钠肽(BNP)、氨基末端脑利尿钠肽前体(NT-proBNP)]和GRK2、sST2水平,统计心力衰竭发生例数,采用相关统计学方法分析心力衰竭发生的高危因素和GRK2、sST2水平预测心力衰竭发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最终确定发生心力衰竭75例,发生率30.5%。心力衰竭组年龄、BNP、NT-proBNP、室壁运动积分、sST2高于无心力衰竭组(P<0.05),GRK2、LVEF低于无心力衰竭组(P<0.05)。sST2与BNP、室壁运动积分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0.05),GRK2与室壁运动积分呈负相关,与LVEF呈正相关(P<0.05)。年龄、BNP、NT-proBNP、室壁运动积分、sST2为心力衰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GRK2为心力衰竭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sST2、GRK2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均有一定准确性(P<0.05);sST2、GRK2联合检测对心力衰竭诊断效能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外周血GRK2、sST2与高龄AMI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相关,预测价值较高。
关 键 词:高龄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G蛋白耦联受体激酶2 可溶性ST2
分 类 号:R541.6[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542.22[医药卫生—内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