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俞俊利 陈冬华[3] 李真 Yu Junli;Chen Donghua;Li Zhen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2]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改革创新与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 [3]南京大学商学院 [4]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5]新加坡国立大学
出 处:《文学研究》2021年第1期95-116,共22页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1702102、71372032);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支持项目(立项号:IRT_17R52)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中国社会历来(特别自宋以降)“家国一体”,家族为个体的延伸,国家为家族的延伸,二者休戚相关,命运与共。了解家族治理及其背后的文化传统,是研究中国国家、社会、组织与企业等治理问题的先决因素。然而,翔实及足够跨度的家族内部治理史料的匮乏阻碍了这一研究的有效推进。本文通过对《红楼梦》的量化文学实证,研究家族礼治秩序对权力分配与组织激励的影响,探索关系结构下中国社会的治理机制。实证结果发现,礼治秩序在权力分配方面,亲者更易获取外部政治联系和内部事务权力,说明权力分配沿着关系结构的延展而铺开;在组织激励方面,亲者做对天经地义,做错则实属不该,因此亲者奖少罚多,疏者奖多而罚少,即对亲疏实行差别化的奖惩标准。本文发现支持了关系结构中各方权利义务的双向(而非单向)存在,为我们完整理解关系结构的重要价值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作为建立在差序格局社会中显示组织一体对待、展现公平性的方式,该标准保证了整个社会的均衡发展,更是一种嵌入中国社会的治理智慧与治理经验。本研究沿用陈冬华等(2017)的文学实证研究路径,揭示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繁荣时期产生的真正具有治理意义的影响,有利于正本清源,重新评估历史与文化对于当下中国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借鉴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