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词义演变及其社会文化理据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可心 

机构地区:[1]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28

出  处:《陕西社会科学论丛》2021年第4期29-30,33,共3页Shaanxi social science Review

摘  要:“洞房”一词最早见于《楚辞·招魂》,本义为幽深的内室,多指卧室、闺房。从先秦到近代,引申出“新婚夫妇的卧室”“完婚”“僧人的山房”“窑洞”四个义项,还产生了“连接相通的房间”和“道教所指的穴位名称”两个意义。探究“洞房”的词义演变历程可以挖掘出这一语言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理据,即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兴盛及唐代发达的经济、开放的民风、佛教的兴盛及寺庙的建设。

关 键 词:“洞房” 词义演变 社会文化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