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可心
机构地区:[1]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28
出 处:《陕西社会科学论丛》2021年第4期29-30,33,共3页Shaanxi social science Review
摘 要:“洞房”一词最早见于《楚辞·招魂》,本义为幽深的内室,多指卧室、闺房。从先秦到近代,引申出“新婚夫妇的卧室”“完婚”“僧人的山房”“窑洞”四个义项,还产生了“连接相通的房间”和“道教所指的穴位名称”两个意义。探究“洞房”的词义演变历程可以挖掘出这一语言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理据,即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兴盛及唐代发达的经济、开放的民风、佛教的兴盛及寺庙的建设。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