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代锦岳 姜亮[1] 吴云霞[1] DAI Jinyue;JIANG Liang;WU Yunxia
出 处:《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21年第6期566-571,共6页Chinese Journal of Spine and Spinal Cord
摘 要: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指后纵韧带发生异位骨化的一种病理状态。对伴有神经损害的颈椎OPLL患者,建议行手术治疗。传统的颈椎前路手术一般通过切除对应椎间盘或椎体、暴露并切除骨化物来直接解除脊髓和神经根的压迫,适用于椎管侵占率>60%、OPLL<3个节段的患者[1]。常用术式包括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2018年之后的新术式包括Lee等[2]发明的椎体截骨前移术(vertebral body sliding osteotomy,VBSO)及史建刚等[3]改良的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anterior controllable antedisplacement fusion,ACAF),即通过截骨后将骨化物连同前方椎体一同牵引前移来达到减压效果。前路手术可以直接解除OPLL的压迫,但缺点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4]。OPLL患者颈椎前路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术中并发症(如硬膜囊损伤与脑脊液漏、脊髓或神经根损伤、椎动脉损伤)、术后早期并发症(如血肿、喉返神经麻痹、喉上神经损伤、吞咽困难)、术后远期并发症(如相邻节段退变、植骨不融合与假关节形成)[5]。为了进一步系统认识前路手术治疗颈椎OPLL的风险和影响因素,笔者主要对上述并发症及相关因素和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