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出 处:《新闻与写作》2021年第7期23-31,共9页News and Writing
基 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建构研究”(2019AZD046)的阶段性成果;部校共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媒体实验中心项目(“变动传播结构中的新闻业危机与未来图景”)经费支持。
摘 要:立足于特定语境,是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语境是学术话语生成的环境,具有双重指向性,是地域—空间性与时间性的汇集之所。具有学术价值的新闻传播理论往往立足于语境,呈现出显著的时代性特征和突出的问题意识。四十年来,中国新闻传播理论研究取得长足进步,但脱离中国语境与实践语境的现象仍较为突出。时代命题是语境之中彰显学科属性与实践属性的重要问题,因语境而生成。从此角度看,传播力连接了理论与实践,呈现出能力、权力与效力的三元构造结构,成为当前中国语境中的时代命题。本文拟从三个层面揭示新闻传播理论研究如何回应中国语境中的传播力及其构造这个时代命题。新闻传播研究对传播力的诠释从特定学科角度勾画出语境、理论与实践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确证脱离语境与实践的理论,将沦入"专门术语"的"内圈"之中,于学科建设和新闻实践价值有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