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灵[1] 龙虎[1] 石朝晖[1] 唐国荣[1] 熊昊[1] 吕云 HUANG Ling;LONG Hu;SHI Zhao-hui;TANG Guo-rong;XIONG Hao;LYU Yun
机构地区:[1]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桂林541001
出 处:《实用预防医学》2021年第7期884-887,共4页Practical Preventive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究4例复阳病例在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影像学特征等方面的变化规律,从而思考影响复阳发生的因素。方法收集4例新冠肺炎复阳病例的信息,对其两次入院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影像学特征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复阳病例男2例,女2例,年龄33~70岁。4例病例首次住院病程为9~24 d,中位数18 d,核酸阳性持续时间为3~15 d,中位数14.5 d;二次住院病程为11~19 d,中位数14.5 d,核酸阳性持续时间为1~17 d,中位数5.5 d。二次住院的病程及核酸阳性持续时间更短。再次入院时仅病例1的淋巴细胞比例降低,但不能排除由其基础疾病导致,其余病例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4例病例复阳时复查胸部CT均提示两肺病灶比首次入院时明显吸收,其中病例4病灶完全吸收。临床症状仅病例4有明显表现。结论复阳后病例的临床表现、个人体质、肺部影像学、核酸及抗体检测结果不完全平行,在出院患者的随访中同样需要关注既往体健的病例,建议联合两项检查来制定新冠肺炎筛查策略,提高新冠肺炎诊断的敏感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