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先逵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中华民居》2021年第3期3-3,共1页China Homes
摘 要:在当今丰富多彩的中国现代建筑创作舞台上,凡严肃的、负责的中国建筑师都无不在思考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创新之路。这是一条艰辛的路,需要把来自欧美的现代建筑文明与源自本土的传统建筑文化精神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富于个性特色的创新。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门打开,当代西方现代建筑的各种思潮理论、流派如洪水一般涌入,虽然仍需要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食洋"求化,但至今已不觉新鲜了。相反,在"食古"的另一方面,由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们对中国文化传统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否定传统文化的余波未尽,暗流潜行,尤其在不少中青年建筑师中,崇洋甚于鉴古。在当今的建筑创作中,欧陆风盛行,盲目模仿、抄袭西方现代建筑风格大行其道,原因固然复杂,但鄙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不重视研究本土数千年源远流长建筑历史文化的思想倾向,却是重要原因。
关 键 词:青年建筑师 传统建筑文化 中国建筑师 西方现代建筑 欧陆风 建筑创作 现代建筑风格 建筑历史文化
分 类 号:TU2[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3.23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