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肖登辉[1] 张立波[2] Xiao Denghui;Zhang Libo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 [2]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法治研究与评价中心
出 处:《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1年第3期41-47,25,共8页Juvenile Delinquency Prevention Research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自由探索项目“我国学校安全立法研究”(CCNU18ZYTS02);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行政检察监督与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研究”(HJ2020B21)阶段性成果。
摘 要:强制报告制度的出台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治理提供了破题之策,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新生制度的不足之处。为推进学校强制报告制度的具体实施,需要从主体驱动之维厘清"学校主体"的内涵范围;从报告内容之维明晰具体案件情形;从责任规制之维强化学校各类型主体的责任设计;从协调联动之维构建学校与司法、群团组织的社会支持体系,真正使学校强制报告制度成为解决学校痛点的良方,织密学校场域下未成年人的"保护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