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颤抖病病原体的实验室检测  

Detection of the pathogen of trembling disease in river crab at lab level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宫子慧 孙修云 Gong Zhihui

机构地区:[1]泗洪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苏泗洪223900

出  处:《科学养鱼》2021年第7期52-53,共2页Scientific Fish Farming

基  金:江苏现代农业(河蟹)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JATS[2020]296)。

摘  要:随着河蟹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各种病害也随之产生,其中颤抖病是较为常见、危害较严重的一种,此病又称"抖抖病""环爪病"。该病1990年在我国出现,1997年后呈大规模流行,1998-1999年为发病高峰期,3-11月为主要发病季节,严重发病地区发病率>90%,死亡率>70%,对河蟹养殖业危害巨大(陈爱平等,2011)。螺原体对水生甲壳动物有广泛的侵染性,除河蟹外,在小龙虾、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及青虾中也相继发现螺原体病原。笔者以泗洪地区河蟹颤抖病发病塘的病蟹及同塘套养的青虾为检测对象,通过对发病样本肝胰腺中的细菌和肌肉中螺原体进行鉴定,以期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关 键 词:河蟹养殖 地区发病率 小龙虾 罗氏沼虾 实验室检测 侵染性 发病高峰期 青虾 

分 类 号:S943[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