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攀杰 张顺聪[2] 袁凯[2] 郭丹青[1] 李永贤[1] 罗培杰 郭惠智 李宗瑶
机构地区:[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000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专科,广东广州510000
出 处:《实用骨科杂志》2021年第7期619-624,共6页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
基 金: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新强院工程”临床研究专项(2019ⅡT32)。
摘 要: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自20世纪50年代首次报道以来,目前已成为恢复脊柱稳定性的最常用手术方法之一[1]。尽管椎弓根螺钉具有良好的固定能力,但固定失败的案例仍有发生,常见的问题包括螺钉的断裂、松动等。螺钉松动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螺钉松动主要是由于固定强度不足导致的,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0.6%~27.0%,而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其发生率甚至可能高达60%[3-5]。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骨螺钉界面强度[6],目前术者主要根据患者术前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影像学资料以及术中的“置钉手感”来评估骨螺钉界面强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