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潘静霞[1] 周余华[1] 郑伊铃 巫建新[1] Pan Jingxia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1年第14期133-137,共5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江苏省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编号:LYKJ[2018]07、LYKJ[2020]26)。
摘 要:以二年生多花梾木(Cornus florida Lam.)为试验材料,放入人工气候箱培养,以35℃为起始温度,之后每隔2 d调高2℃,到达39℃后每隔2 d提高1℃,直至植株叶片完全凋落。结果表明,多花梾木正常生长的极限温度是40℃,在43、44℃胁迫期间多花梾木幼苗陆续凋亡,43、44℃是多花梾木耐受高温的极限。随着温度升高,多花梾木含水量和相对含水量持续下降,41℃时失水最严重;叶绿素相对含量不断降低,高程度的高温比低程度的高温下降得明显;SOD、POD活性都呈现先降后升,再下降再上升的趋势;MDA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35、44℃时MDA含量较高;F_(v)/F_(m)下降,F_(o)升高,F_(m)下降,表明随着高温胁迫的增强,植株光合机构不断受到破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