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灾害防御能力超过历史任何一个时期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出  处:《中国水利》2021年第13期41-41,共1页China Water Resources

摘  要: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我国水旱灾害频发。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旧中国水利工程残破不全,江河泛滥、旱灾频发,常常导致饿殍遍野、民不聊生。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水旱灾害防御之路。面对洪涝多发的新中国,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召,以兴修工程为重点开启大江大河治理。改革开放后,逐步建立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汛抗旱体系。1998年长江大水后,党中央实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方针,注重规范调整人类活动,给洪水以出路。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再到积极践行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从注重工程建设到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重,水旱灾害防御理念不断提升。

关 键 词:非工程措施 洪水管理 退田还湖 平垸行洪 防汛抗旱 水旱灾害 地理气候条件 工程建设 

分 类 号:P426.616[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