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辉[1] 张志宏[1] 郑赟 陈惠东 张勇泉 王万明 孙效棠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医院骨二科,福州350000 [2]福建医科大学福总临床医学院,福州350000
出 处:《骨科》2021年第4期373-377,共5页ORTHOPAEDICS
摘 要:目的探讨微创髂嵴开窗隧道取骨术在Masquelet技术植骨阶段中的应用及取骨区相关并发症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9例(20侧)长骨骨干缺损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6例,年龄为(38.42±9.69)岁(22~52岁);其中股骨骨缺损8例(8侧),胫骨骨缺损10例(11侧),桡骨骨缺损1例(1侧)。病人均采用Masquelet技术,通过一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间置及固定,二期采用微创髂嵴开窗隧道取骨术取自体松质骨植入骨缺损区,以重建骨连续性。记录病人骨缺损量、取骨总量、取骨时间、取骨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并发症。结果骨缺损体积为(40.11±25.86)mm^(3)(15.83~124.79 mm^(3));单侧取骨10例,双侧取骨9例;取骨总量为(31.42±13.17)mL(13~57 mL);取骨时间为(22.42±7.85)min(8~35 min);取骨出血量为(62.89±29.17)mL(13~110 mL);术后总计引流量为(39.21±26.37)mL(0~105 mL)。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74±4.55)个月(5~19个月)。其中16例(17侧)已达到骨性愈合标准。末次随访时病人VAS评分均为0分;取骨区域与对侧相比,局部骨小梁无稀疏、髂骨外观形态双侧大致对称。治疗过程中仅1例出现血肿,自行吸收;1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的临床症状,2周后消失;无感染、医源性骨折等并发症。结论微创髂嵴开窗隧道取骨术可在保留髂骨外观形态基础上获取大量松质骨,满足Masquelet技术对松质骨量的需求,并发症少,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