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范道济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新世纪智能》2021年第26期9-11,共3页
摘 要:作为一个美学命题,“发愤”说是明清小说作家和批评家对小说功能的一种美学认识和概括。“发愤”说揭示了古代小说作家对社会生活的共同感受,揭示了小说作家普遍卑微不幸的命运,强调了小说的社会批判和政治批判意义,肯定了小说的巨大价值和功用。小说“发愤”的观念,在明初已用之于小说批评。而自从李贽全面阐发小说为“发愤之作”以后,更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小说批评,如“酉阳野史”讲“泄万世苍生之大愤”,“雉衡山人”讲小说“以抒其不平之鸣”,金圣叹讲“怨毒著书”,陈忱讲“泄愤之书”,张竹坡讲“悲愤鸣邑而作秽言,以泄其愤”,蒲松龄讲“孤愤之书”等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1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