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云燕
机构地区:[1]中共武汉市委党校
出 处:《学习月刊》2021年第6期53-56,共4页
基 金: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近代史学转型视野下的赵翼史学传播接受研究”(19CZS00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廿二史札记》(以下简称《札记》)是乾嘉学人赵翼(1727—1814年)的史学代表作,后世往往将其与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并称"乾嘉三大考史名著"。然在著者生前,该书并不为时人所重,周中孚(1768—1831年)明言:"近儒评史之书,群推王、钱两家。"嘉庆以后,伴随学风转换,《札记》逐渐走进世人视野,晚清名士李慈铭即是赵翼史学传播过程中一位不可回避的关键人物。他最早对《札记》展开全面、细致的研究,也最先对其作者提出质疑。李慈铭引发的《札记》作者争议引起学界充分关注,已被诸多学人证明所言不实,然而他有关《札记》具体内容的研究却未引起学界注意。为此,笔者不揣浅陋,致力于此研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