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实践的“双重选择”对居住证制度目标的偏离和应对——以深圳、武汉、杭州和成都为例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祥晶[1] 

机构地区:[1]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1121

出  处:《贵州社会科学》2021年第6期66-74,共9页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浙江省哲学社会学科基金项目“城镇化进程中‘村改居’劳动年龄人口职业转移问题研究——以杭州和宁波为例”(17NDJC066YB);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老年流动人口生存境遇的判断和改善研究”(19BRE032)。

摘  要:居住证制度的目标是赋予流动人口通过持有居住证享有与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政策实践中生成的"双重选择"导致了对居住证的目标偏离:申领条件的"高门槛"设置生成的外部筛选机制,部分流动人口被挡在政策之外,造成对制度目标的首次偏离;居住证承载的"权利、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在流动人口中形成差异"地方效用"生成的内部选择机制,部分流动人口自动放弃申领居住证,造成对制度目标的再次偏离。流动人口申领居住证是"地方效用"指引下的理性决策过程,靶向性目标是子女流入地生活机会的获得,自我性目标体现了群体的"双重"归属,年龄、流动类型、来流入地时长、配偶或未成年子女同行、社会保险缴纳、购买商品房等因素对申领决策有显著影响。应对目标偏离的地方政策设计原则是,弱化政策外部筛选机制的"低门槛、类别化"和弱化自我内部选择机制的"引力式、最简化、智慧化"。

关 键 词:居住证制度 申领响应 政策外部筛选 自我内部选择 目标偏离 

分 类 号:C921.3[社会学—人口学] D631.42[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