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验到证据的临床针灸医学——现代针灸疗效研究方法探讨(二)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魏辉 巩昌镇 田海河 王伊明 刘保延[6] 朱兵[7] 梁繁荣[8] 金观源 李永明 潘卫星 韩松平[12] 樊蓥 何崇 王德辉 冷三华 

机构地区:[1]全美中医药学会,美国佛罗里达州33778 [2]美国中医校友联合会,美国佛罗里达州33778 [3]美国中医学院,美国明尼苏达州55113 [4]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北京100101 [5]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中医针灸诊所,美国德克萨斯州75287 [6]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100700 [7]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 [8]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5 [9]国际系统医学研究所,美国威斯康星州53222 [10]美国中医药针灸学会,美国纽约10016 [11]霍华德休斯医学院珍妮亚研究院,美国弗吉尼亚州20147 [12]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3 [13]美京中医中心,美国弗吉尼亚州22182 [14]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俄亥俄州43221 [15]妙手针灸理疗,美国纽约10002

出  处:《中医药导报》2021年第7期1-6,共6页Guid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摘  要:记录由全美中医药学会(ATCMA)、美国中医校友联合会(TCMAAA)联合组织的题为“从经验到证据的临床针灸医学”的学术讨论会上各嘉宾的发言。讨论会起因于王伊明的博文《影响针刺疗效的因素》,各嘉宾探讨了现代针灸疗效研究方法。潘卫星认为针灸要与现代科学接轨,实现理论转轨,临床领域接受正确的疗效判定方法,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效应。韩松平认为应不断深化对针刺疗法原理的研究和理解,才能不断提高疗效。田海河阐述了针灸面临的挑战和针灸科研设计存在的问题。樊蓥认为应注重“心神”和“形神”在针刺中的应用,分析了针灸师应注重的问题及如何取得“神针”之效果。何崇分析了针灸操作的各个要素,基本过程有4个环节:发现病变之处;确定其病理形式与特点;施以相应的针灸形式;验证机体反应,以决定治疗的持续时间。其中常见的病理形式有5种:神不使、阴阳不和、气血壅盛、经脉阻结、经气不畅。任何影响这四大环节的因素,都应该是针灸疗效的影响因素。

关 键 词:临床针灸医学 针灸疗效 经验 证据 随机对照试验 研究方法 访谈 

分 类 号:R245[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