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仁兵 郭本禹 YANG Ren-bing;GUO Ben-yu
出 处:《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86-92,共7页Journal of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
摘 要:有许多研究者在人格或灵魂结构方面,对柏拉图与弗洛伊德进行了类比考察。在相似性方面,“本我”和“欲望”部分没有太大的争议,但是“自我”和“超我”与柏拉图的灵魂结构的类比产生了分歧。为了澄清两者的关系,文章基于《理想国》的论述逻辑,在人性论上,考察了两者关于个人(灵魂)正义及其来源和理想城邦(灵魂)的理解;在灵魂或心理结构上,重点探讨了两者灵魂的类比;最后探究了两者对不正义灵魂的发展及其转向,以及对模仿艺术的主张。也正是所谓的“重复”工作的意义,使得弗洛伊德的“创新”“创造”成为一种可能。而这种“重复”,亦是当代心理学应该做并继续做下去的事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