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晓东[1] 刁浩峰[1] 王清和[1] 李月轩 刘静培 李士学[1] 裴世深[1]
机构地区:[1]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脊柱骨科,河北衡水053000
出 处:《颈腰痛杂志》2021年第4期550-552,共3页The Journal of Cervicodynia and Lumbodynia
基 金:衡水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9014003Z)。
摘 要:目的观察C型臂引导下双向局部浸润麻醉下行经皮内镜下经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的镇痛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自2017年01月~2019年10月纳入86例L 5/S 1椎间盘突出患者行PEID治疗,按照麻醉方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在C臂引导下行侧后方及后方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40例)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PEID。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下肢一过性运动障碍发生率、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以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患者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马尾及神经根损伤者。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及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观察组有10.9%的患者出现下肢一过性运动障碍,对照组为7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髓核摘除期、神经根松解期和纤维环成形期,两组VAS平均评分和峰值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和ODI指数均较术前有显著降低(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0.0%,观察组为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采用后路PEID治疗的L5-S1椎间盘突出患者,C型臂引导下的双向局部浸润麻醉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术中一过性下肢功能障碍及麻醉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关 键 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麻醉 疗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8.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