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袒
出 处:《颈腰痛杂志》2021年第4期591-592,共2页The Journal of Cervicodynia and Lumbodynia
摘 要:慢性腰痛(low back pain,LBP)病理机制复杂,与腰部神经、肌肉、关节等关系密切。多裂肌是维持脊柱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多裂肌萎缩与LBP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干针疗法通过有效灭活扳机点,通过体-壁反射或内脏-神经反射发挥抗炎镇痛作用[2],既往研究显示,正常人和LBP患者干针治疗后通过超声可检测到多裂肌增厚。荟萃分析显示,干针治疗可增强颈部疼痛患者的肌力,但对LBP患者是否具有同样效果尚不明确[3]。临床常用的干针针法包括单纯留针和手法行针,本研究观察比较了这两种干针疗法对LBP患者多裂肌压力痛阈值和肌电图振幅的短期影响,现报告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13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