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汕头大学医学院法医学教研室,广东汕头515031
出 处:《法医学杂志》2021年第3期412-415,422,共5页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07250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2BAK02B02)。
摘 要:组织腐败是不可避免的尸体现象,也是各类病变检验鉴定特别是损伤形态检验的主要不利因素,是法医病理学鉴定的难题。目前,我国各类死亡案件大多在死后数天以上才可进行法医病理学尸体检验,夏季和春秋季,尤其在潮湿的南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尸体腐败更加迅速,损伤出血区红细胞在早期即出现进行性破坏,溶解碎裂呈泡影状、颗粒状,直至液化,与局部组织和尸斑浸润期扩散的血性浆液混杂,在常规HE染色上均呈嗜伊红酸性染色,难以鉴别。因此,鉴别生前损伤一直是法医病理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1-2]。丽春红-维多利亚蓝B(Ponceau/Victoria blue B,P/VB)特殊染色法是一种显示胶原纤维、细胞和肌肉的传统染色方法[3],其在鉴定不同死后间隔时间自溶腐败的皮肤结缔组织出血的时序性形态变化方面极具可行性和实际应用价值。笔者以SD大鼠为样本进行了建模研究,并成功应用于实际案例检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12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