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动”—“调治”:《暴风骤雨》的观念前提和展开路径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何浩[1]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00732

出  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1年第7期1-47,共47页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摘  要:《暴风骤雨》是周立波在《讲话》后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的生成基于周立波1930年代对左翼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特定理解角度,基于他1930年代文学创作的特定方式,也基于他在这些思想观念和创作形态上对《讲话》的接受角度。这些因素合力才构成了周立波在《讲话》后以文学感知现实和叙述现实的诸多特征,并在1947年创作《暴风骤雨》时互相缠绕,形成这部小说的诸多叙述特性。他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渐调整,并在1957年创作的《山乡巨变》中拓展出新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性,其核心是文学以政治为中介,以"社会"的"搅动"和"调治"为平台。周立波的文学实践可为我们提供从"社会史视野"出发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个案例。

关 键 词:周立波 《暴风骤雨》 《山乡巨变》 “搅动”—“调治” 

分 类 号:I207.42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