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卫东[1,2,3] 商修齐 Weidong Sun;Xiuqi Shang(Center for Ocean Mega-science,Center for Deep Sea Research,Institute of Ocea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Qingdao 266071,China;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Laboratory for Marine Geology,Pilot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Qingdao 266237,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中心,海洋研究所深海中心,青岛266071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3]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青岛266237
出 处:《科学通报》2021年第20期2501-2503,共3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2050103)资助。
摘 要:斑岩铜(金)矿床是全球最重要的铜矿类型,占全球铜储量的70%以上[1].斑岩铜金矿床通常与氧化性埃达克质岩浆有关[1~4],其成因是国际热点.主流观点认为,控制斑岩铜矿形成的关键过程是在氧逸度超过ΔFMQ+1.5时,俯冲的年轻大洋板片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岩.在此情况下,岩浆中的硫主要是硫酸盐,而部分熔融后的残余俯冲板片中没有残余硫化物,由于硫酸盐在岩浆中的溶解度是硫化物的10倍左右,因此高氧逸度下,硫和亲硫元素大量进入岩浆,从而形成富铜岩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9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