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莹[1] 芦瑞霞 杨志旭[2] WANG Ying;LU Rui-xia;YANG Zhi-xu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2]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急诊科,北京100091
出 处:《北京中医药》2021年第6期660-663,共4页Beij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目的研究心房颤动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及证候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00年3月—2020年6月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以及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上公开发表的关于心房颤动诊疗经验的文献,对收集到的文献中所涉及心房颤动的病名、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进行频数统计,并对其证候类型进行证候要素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共43篇,涉及医家37名;心房颤动涉及的中医病名有8种,“心悸”“怔忡”两个病名较为公认;病因内因主要为先天禀赋不足,外因主要为情志、饮食、劳倦;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为心之气血阴阳虚衰,标实主要为血瘀、痰浊、气滞;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肺、胆、胃;共有12个证候要素,包括8个实性证候要素与4个虚性证候要素;12个证候要素可以组成31个证候类型,包括有单因素证候12个,双因素证候15个,三因素证候2个,不便分类证候2个。结论分析整理各医家对心房颤动病名、病因、病位、病机的经验,可以更清晰地认识该病,为规范其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起到积极作用,从而更好地继承名中医应用中医药治疗心房颤动的经验。
分 类 号:R25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