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聶溦萌 Nie Weimeng
机构地区:[1]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
出 处:《文史》2021年第2期103-120,共18页
基 金: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漢魏六朝文書行政體系中的官修史研究”(19CZS005)階段性成果。
摘 要:百衲本二十四史集傳統版本、校勘、目録學之成,其校勘記具有重要學術意義,惜有7種長期下落不明。今又發現《晉書》《北齊書》《周書》《北史》之校勘記4種24册,實爲學界幸事。《晉書校勘記》之參考本5册反映了《晉書》底本多次嘗試和替换的曲折經歷,情況較特殊。《北齊書》《周書》《北史》校勘記結構基本一致,其參考本主要是上下册對照的校勘記,上册以舊本校殿本,下册反之,上下册條目的劃分與文字正誤有關。這種樣式始於張元濟自作的正史校勘記,在衲史出版工作全面展開後成爲各史校勘的第一步。參考本中還出現"舉疑"之題名,亦見於部分已出版衲史校勘記。《舉疑》是衲史描潤工作的階段性産物,所謂"石印舉疑"與"傳真舉疑"對應兩種製版工藝,分别用於兩類修描處理方式。《舉疑》只用於底本問題較嚴重之史。定本校勘記也是爲修描底本闕誤所作,它與上下册對照之舊校記的關係還需核驗具體條目方能判斷。蔣仲茀1937年對各史校勘記加以整理訂補,持續數年;1958年又加以清點,參考本、定本之劃分亦此時所定。各史參考本、定本之性質並不一致,取決於本史具體工作進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52.13